课程名称:医学放射生物学
面向专业:临床医学(放射医学方向)
大纲执笔人:唐艳
一、实验学时、学分:
教学时数为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实验教学18学时,占3学分.
二、实验教材:
《医学放射生物学》,刘树铮主编,原子能出版社。
医学放射生物学实验讲义,自编。
三、实验课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医学放射生物学是放射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医学放射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医学放射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理论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医学放射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放射生物学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整理并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实际工作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要求全面、有代表性;实验项目要求设计性、综合性的项目所占比例大于70%;实验教学进度与理论教学应该相互适应,使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从容的学习实验课程。实验课带教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实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今后的实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实验课程的基本理论医学放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辐射遗传学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实验方式:独立完成实验,每人一台显微镜。每次实验课的前,派学生代表2~4人进预备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实验配试剂的配置及其它实验准备工作,实验课时,老师讲解实验内容,学生不懂可提问讨论。
2.基本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每人一台显微镜。实验操作及结果要实事求是,不能相互抄袭、编造。实验讨论要自己独立思考完成,不得相互抄袭,否则实验报告成绩按0分计算。
六、实验项目的设置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计划 学时 | 类型 | 实验目的 | 主要内容 |
1 | 电离辐射对DNA合成的影响 | 6 | 设计性 | 1.掌握电离辐射对淋巴细胞的损伤效应及不同剂量照射后对DNA合成的影响; 2.熟悉液体闪烁计数仪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绘制剂量效应曲线。 | 1.辐射可使DNA合成受到抑制,带有放射性核素标记的DNA合成原料的参入率降低,使胸腺细胞DNA合成率降低; 2.受照后细胞的增殖能力。
|
2 | 急性放射病外周血液观察 | 6 | 综合性 | 1.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掌握小鼠正常及急性放射病时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数量及各类血细胞的分类改变; 3.了解小鼠受到中等致死剂量照射后外周血有形成分的变化规律。 | 1.经射线照射后,应用不同的细胞分离液,分离出不同的细胞类型; 2.分别予以计数,观察照射后外周血的有形成分的变化规律。 |
3 | 60Coγ线照射小鼠骨髓细胞间期死亡检测 | 3 | 综合性 | 掌握细胞受到很大剂量照射后,细胞分裂间期死亡的数量,计算存活的百分数(%)。 | 1.制备骨髓细胞悬液,分装入培养基的培养瓶中; 2.予以不同剂量照射,培养结束手机细胞胎盼兰染色; 3.分别计数活细胞与死细胞数目,计数活细胞的百分数。 |
4 | 小鼠脾结节形成观察 | 3 | 综合性 | 掌握造血组织严重损伤的情况下,造血重建的基本方法。 | 1.观察小鼠受到致死剂量照射后,进行骨髓移植; 2.在脾脏中形成新的造血灶(脾结节)的数量。 |
七、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按100分制,从实验课考勤及纪律、实验课操作情况、实验室卫生、实验报告等方面进行考核,分别约占10%、40%、10%和40%。